小孩偷东西是不是心理疾病

admin 1 0
女儿有偷窃的毛病,是心理疾病吗?
儿童的“偷窃”与法律意义上的偷窃有所不同,有专家研究表明,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明确,他们的“偷窃”只能算是一种不诚实的占有行为。
有的孩子由于平时缺乏别人的关注和感情,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便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此向其他人炫耀、吹嘘,或送给别人,以换取感情或注意。例如,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相当好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偷窃行为,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普遍对孩子感情投入过少,或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父母之间感情危机,结果促使孩子有意无意地通过偷窃行为来获取父母的感情关注。另外,有些孩子当不能从正常途径满足其自尊心时,便选择了“偷窃”行为来达到暂时满足自尊心的目的。父母给以关注。反思自己作为父母给以孩子的关注是否足够?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都十分气愤,往往采用斥骂、责打、处罚等严厉的惩罚措施来矫治孩子的问题讨为,结果常常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在这种消况下,孩子就不能真正理解家长的教育动机,也不可能将家长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孩子偷窃行为的教育应着重于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家长的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好玩而自己没有”,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是因为“别人也偷拿过我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报复地偷别人的东西,那么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虑他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好的和应当受到谴责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并促使他照着去做。这样的教育,孩子通常都能乐意接受。 以上仅供参考,建议一起来医院心理科进一步咨询。
不一定是心理疾病,但可能是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的表现。小孩偷东西可能是因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道德观念、缺乏自信心等原因导致的。如果这种行为频繁出现,建议家长或者监护人带孩子去儿童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咨询和治疗。

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进行评估,找出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等,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观念,增强自信心,从而减少或消除偷东西的行为。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提供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