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心理问题

admin 1 0
残疾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的一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复杂的消极意识,这是残疾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遗传或意外事故导致他们某种身心缺陷或功能丧失,丧失了健全人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认为会被人瞧不起和低人一等,因而性格变得孤僻、胆怯、没自信,不爱说话和与人交流,意志消沉,丧失对人生及生活的信心。许多残疾人敏感多疑、封闭孤独,不愿面对现实,不敢承受挫折,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他们受自身生理缺陷的限制,生活极其不便。因此,残疾人事业要有所发展,残疾人要取得成功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状况,就必须消除自卑。
  造成残疾人自卑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成功的体验。残疾人因为自身生理上的缺陷,某些方面的能力就会落后于别人。当他们看到别人成功后的快乐,他们就会更深地陷入失败的痛楚。多次失败体验的积累,也就使他们丧失了勇气和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第二,家庭对残疾人的错误态度。许多残疾人的自卑心理跟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父母对残疾子女、家庭成员对残疾兄弟姐妹、或是夫妻一方对残疾配偶缺乏信心,视其为负担,认为他们的缺陷惹人讨厌,对残疾人缺乏公正的评价。
  第三,社会的冷漠与歧视。这种现象在残疾儿童身边容易发生,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一般不敢与人交往。对于成年残疾人来说,社会的冷漠与歧视是造成他们自卑的最大原因。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上,很多企事业单位从本质上来说并非瞧不起残疾人,但在用人方面却对残疾人关上了大门;在教育方面,能适合残疾人就读的学校并不普及,让很多残疾人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甚至于很多大、中专都不录用残疾学生。残疾人文化、科技素质提不上去,就更没有能力与正常人竞争,从而又加深了他们的自卑。
  2.自尊敏感心理
  由于身上有残疾,残疾人往往特别在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论都使他们特别敏感,他们很计较别人称其为“瘸子”、“瞎子”、“聋子”、“哑巴”等。如有人做出有损于残疾人自尊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克制自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
  3.自怜心理
  残疾人有时会产生自爱自怜的心理,希望别人、社会都来同情他、关心他、帮助他。
  4.同情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与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残疾和缺陷,大家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能相互交流。他们通过沟通能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同情心理油然而生。
残疾人心理有什么特征?
残疾人有哪些心理,残疾人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或者是生来有疾,或者是后天不幸。残疾人有哪些心理,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会外界有一些恐惧和躲避,残疾人有哪些心理,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残疾人所共有的心理特征
  
1、孤独感: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如聋哑人言语障碍,肢残人和盲人有行动障碍***,活动的场所太少,交流的物件有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的体验会日益增强。

  
2、自卑感:这是每个残疾人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会遇到诸多困难,如果他们从亲属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得不到足够的支援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受到歧视,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与健全人相比,他们在婚恋、家庭等问题上遇到的不顺心会加重其自卑情感的体验。

  
3、过于敏感:残疾的状态容易造成当事人过多的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格外敏感,尤其是计较别人对自己带有贬义的、不恰当的称呼。如称他们为“残废”,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如果有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忍受,会当即流露出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

  
4、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都相当突出。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盲人情绪反应多隐藏于内心,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但情绪表现却不十分明显,而且爆发性情感较少。

  
5、富有同情心:残疾人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与不是同类的人却很少交流,如盲人很少与聋哑人交流,更少通婚。这主要是因为残疾型别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改善残疾人情绪的方法
  
1、改善处世态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的一举一动,仔细研究其反应理由,常归结于我们所抱有的基本人生态度与观念。例如,丈夫抱怨妻子没把家里打扫干净,厨房、厕所没整理好,没把三顿饭烧好,究其不满原因,不外乎来自于一个基本假设,即认为家里的事都应由女人来做,服侍男人是女人的职责。假如男人认为作丈夫的对家务也有责任,或许自己也就会动手帮忙,而不会只怪妻子没把家弄好了,自然愤懑不满的情绪也不会长期占据心中。 还有不少人,虽然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对自己没有益处,只有害处,却丝毫无意去放弃它,或更改它。比如以抽菸一事来说,医学上明明已证明对身体有害;会增加得肺癌的机会,却不知有多少人毫无顾忌地一天一大包、一小包地抽,一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自己亲友得了肺癌去世,才忽然有所醒悟,完全停止抽菸。

  
2、适度宣泄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可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而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则是心理自救的一种很好方式。残疾人由于自身及社会的原因,时常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指导残疾人对负性情绪进行建设性的宣泄,避免负性情绪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至关重要。一是可以向家人、朋友、信得过的同事等倾诉自己的苦闷,从他们那儿获取情感支援;二是一旦有激起情绪的事件发生,应马上转移情境,待情绪平复后再处理;三是可以通过记日记、写书法或绘画的形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调整情绪。
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心理问题是可以自己调整的,比如你能够按时作息夺走户外运动,加强锻炼,这样你的身体好了,强壮了精神自然也容易更好一些,另外建议多出去晒晒太阳,无厌于日
残疾人的心理障碍
我也是一个残疾人,就拿我来说吧,我现在的生活如地狱,我无学可上,我现在几乎每天在家上网,注意,我不是不能走路,而是不敢出去,我以前小时候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但后来搬家了,我由于无学可上,长期在家,造成了我今天的如地狱般的生活,我没有朋友,一个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如此可悲的人生,最冰冷的南极人生,我的心理障碍恐怕永远无法解决了,我在现实生活中比家养的宠物还孤单,这是本人真实的故事,我呼吁国家与社会,不要只是认为残疾人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重要的是搞好残疾人教育事业与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最后我再补充一句,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尽管我能自理基本生活,我也绝对不可能生存的,就算给我五百万,我也不可能独立生活,因为我的心理问题

残疾人心理问题
首先你不要有自卑心理!并不是残疾人就应该被人歧视的!你连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你还想别人看得起你吗?加油吧!

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自卑和松各孤僻是残疾人共同面临的心理困扰,因为生理缺陷、受教育的限制、社会活动范围的局限等种种因素,除了影响生活质量外,残疾定收烧责慢封足零人还往往自暴自弃,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因此对残疾人来说,心理健康比身体上的康复更为身更际径混日重要。

要从感情上对残疾人予以支持和理解,使其正视自施因教造笑己身体的残缺,树立勇气,勇敢生活。只有在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下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才可能最理想、有效。比如,残障人士虽然失去了部分器官的功能,但其他器诉有溶官仍能较好地运动,通过训练后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会远远优于常人,所以只要正视现实,勇敢生活,积极训练,才能发现自己的优故那防神台声举阿势和长处,也会在现实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甚至可以打拼事业,成为强者。

残疾人士还可以经常性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娱体久半沉款官育活动,如轮椅篮球、台球、网球、乒乓球、轮椅竞速、游泳等。文体活动的好处企视受毛在于可提高运动功能和改善体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参加文体活动可以分散对自身残疾的注意,许多文体活动还可以和健全人一起进行,这对他们积极参与和重返社会也十分有利。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