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 如何掌控

admin 1 0

拖延心理学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拖延的年轻人随处可见。那么,如何掌控拖延心理呢?下面将介绍几个方法,帮助你摆脱拖延。

首先,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是掌控拖延心理的第一步。很多人拖延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未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达到的是什么。因此,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将目标细化为每个周或每天的任务,然后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

其次,合理规划时间也是掌控拖延心理的关键。拖延者常常借口时间不够,认为自己来不及完成任务或者缺少做事的时间。然而,我们其实很难精确地估计时间。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你可以使用时间管理的工具,比如番茄钟法、时间表等。通过这些工具,你可以有条理地安排时间,将任务分解,合理规划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最后,重视自我管理也是掌控拖延心理的关键之一。拖延者往往是缺乏自我约束和自律的人,容易被短暂的放松或者诱惑所左右。在克服拖延心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当我们按时完成任务时,奖励自己一些小礼物或者做一些享受的事情。同时,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也是重要的,要养成按时起床、制定计划、坚持锻炼等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掌控拖延心理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合理规划时间和重视自我管理。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时,便能摆脱拖延,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拖延要怎么做?《拖延心理学》告诉你几个小妙招,教你应对拖延 我们想要应对拖延,就先要找到拖延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告别拖延

一拖延是什么?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博士向我们讲解了拖延的本质:拖延并非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

拖延在当今社会十分常见,这与智商无关,高智商的人也会存在拖延问题我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都会存在拖延心理,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暴露了人性的弱点

二拖延产生的原因?

一部分的拖延者或许会有轻微的强迫症,追求完美,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会把自己做的事情反复的修改调整,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就导致了拖延

另一部分的拖延者则是害怕面对失败,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想要通过拖延的方式来避免参加竞争,然后告诉自己是时间不够,而不是自己做不到

当然,这两种情况是主观因素而导致的,因为外在因素而影响的还有以下情况:

1对于完成某件事情有反感的心理

在工作上,我们可能会接到领导分配的某个任务,我们没有办法去拒绝,但是内心会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基于一种报复的心态,我们就会产生拖延的情况,把事情拖到最后的期限才会完成

2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觉没有意义

对于某件事情,可能需要长久的付出,但是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目标定的太远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完全不知道意义何在,就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态,容易自暴自弃,于是开始拖延心理

3无法约束自身,放纵自己的行为

有些人的自制力会弱一些,自身又不加以约束,而是放纵自己懒散的行为这种人并不在意自己能否完成目标,做事都需要别人的催促,才会去动手完成

三怎么应对拖延?

1时间规划

首先应该做一个时间规划,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做的事情从小目标做起,我们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成一个计划表,每完成一件事就打一个勾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养成好习惯,慢慢掌控自己的时间后续可以根据完成情况,扩大规划的时间范围

2心理暗示

拖延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受到了潜意识恐惧的影响那么想要告别拖延,可以给自己下个心理暗示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拖延逃避的原因,暗示自己,采取积极的行为来转变情绪

例如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可以经常暗示自己:我把事情完成的很好,不必纠结了;而害怕失败的拖延者,可以每天在内心鼓励自己,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

3奖励机制

面对拖延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进行一种奖励机制把想要的东西或想要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奖励,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奖赏,在满足内心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制定的计划

总的来说,想要应对拖延,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有时候他人的鼓励可能会增加拖延者的压力,增加他们内心的负担,最后好心办坏事,导致双方都痛苦

所以不要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别人身上,渴望对方的帮助,如果事与愿违,就会更加失望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