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至6岁儿童的心理需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admin 1 0

5至6岁儿童的心理需要目录

5至6岁儿童的心理需要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6,7岁孩子需要怎样的心理营养

简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5至6岁儿童的心理需要

5至6岁儿童的心理需要

一、社交需求

5至6岁的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明显的需求,他们开始对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感兴趣。他们需要与同龄人玩耍和学习合作,同时也渴望得到成人的关注和赞扬。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需要感受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有归属感。

二、认知需求

三、自我认同需求

5至6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开始形成自我概念。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兴趣,并尝试确定自己的身份。他们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情感支持需求

5至6岁的孩子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他们需要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和被理解。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满足儿童情感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们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和控制情绪。

五、运动和游戏需求

5至6岁的孩子对运动和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有助于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来探索世界、发展技能和锻炼身体。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也是满足儿童运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同时,游戏也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参考如下:

通常情况下,5-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参与有组织的活动、喜欢帮家人干活等。

1、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比较爱提问,并且已经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2、喜欢参与有组织的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喜欢参加有组织的游戏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会把自己的想法与集体观念结合在一起;

3、喜欢帮家人干活: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比较热爱劳动,喜欢帮助家人做事情,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

小孩脾气暴躁、易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纠正:

1、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当孩子无理取闹、发脾气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休息片刻,不要去教训他,不要去指责,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发脾气了可以把他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面,可以讲故事、讲有趣的事情,给予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就会产生效果。

久而久之实际孩子知道发脾气是没有效果的,就会停止用这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再进行教育,耐心的教导,至少要了解发脾气是什么情况,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对症下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有原因的,可以耐心的听他讲,听他讲为什么要这样,事情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和孩子好好进行沟通。

同时也可以找出孩子叛逆的原因,和老师沟通好,然后达成目标,尽量的消除发脾气的次数,久而久之就会缓解。

3、消除法,就是说宝宝发脾气了,作为父母一定先要根据发脾气的事情,然后进行疏导,用正能量的事情给予引导,然后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少儿节目中的类似事情,看人家是怎么处理的,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去处理?

可以反复疏导,孩子自然而然随着年龄增长,发脾气就会有缓解。

切忌孩子发脾气不问原因,然后大人也发火或者用暴力,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6,7岁孩子需要怎样的心理营养

6岁—7岁

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处,起到家庭模范作用,具体包括:

①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方法及态度。

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③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简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年龄,也是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

这时期童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如下。

(1)好学好问。

幼儿的好奇心都很强,但5岁以后幼儿的好奇心和以前明显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要知道“为什么”。

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事物的兴趣。

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是,他们非常爱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5~6岁的孩子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非常喜欢智力活动。

总之,强烈的求知欲、好问好学是这个时期幼儿非常明显的特征。

(2)抽象能力开始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

幼儿已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对事物的关系做出判断并正确排出顺序,有了初步的序的概念。

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也能够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因果判断。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的幼儿已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想象等,都有了一定的方法。

在观察图片中,他们不再是偶然看到哪就看哪,而是有顺序地按一定的规律去看;在注意事物中,5~6岁的幼儿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自已集中注意;在记忆一些事物时,幼儿也会采取一定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大班幼儿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和活动过程。

幼儿认知方法的掌握还表现在他们的绘画活动中。

他们能够事先思考,“想一想再画”,也能够有意地去想象画面,进行构思。

(4)个性初具雏形。

5~6岁的幼儿已对事物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

他们爱憎的态度比较明确,看问题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其个性已经开始形成,但可塑性还相当大,环境和教育都对其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