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沟通技巧聆听目录
心理学沟通技巧聆听

心理学沟通技巧:聆听
1. 专注地听:当别人说话时,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所说的内容。避免中断或提前做出反应,而是让对方说完。通过保持眼神接触、身体姿势放松并展现出开放性的肢体语言,表明你正在积极倾听。
4. 避免中断:打断对方或抢夺话语权可能会阻碍对方的表达。学会耐心倾听,并等待适当的时机做出回应或发表意见。
5. 判断情感:注意对方的语气、用词和肢体语言,这些都是情感的重要线索。努力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并相应地调整你的回应。
8. 全面理解:不仅要听懂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还要努力理解其深层含义、隐含的意图和情感。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建立更深入的连接,促进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这些聆听技巧在心理学沟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专注地听、回应、询问、避免中断、判断情感、反馈、避免预设立场和全面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品质,促进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聆听作为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来聊一下倾听的重要性。
表达力是不是就是会说话?能说会道就是表达力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要想真正的会说话。
要先会听话,也就是先学会倾听。
美国有一个知名的主持人叫林克莱特,有一天的他访问一名小朋友。
他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然后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
小朋友想了想答道:“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个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
小孩儿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
这个例子有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倾听的重要性呢?也就说听话的时候不要听一半儿,另外,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面。
要学会聆听,用心的去听。
所以倾听的重要性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能够让你真正的了解对方的想法。
能够真正的找到对方的需求。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人家正在说着话,你啪一下给打断了,这个就不叫认真的倾听,或者是那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你替他把后半截的话说完。
有没有这种现象的?这种表现的让人感觉非常郁闷,也会觉得你非常自以为是,就是还没听懂别人的意思,反应太快。
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们往往就不愿意再跟你继续交流下去了,所以也就无从了解别人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跟孩子沟通、领导跟员工沟通、或者营销人员跟顾客沟通、都是去给别人自己想给别人的东西,而不是给到别人他想要的东西。
倾听重要性的第二点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有机会能够倾诉。
但是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于是很多人他找到一个倾诉对象,他宁愿花大笔的钱雇一个人来听他倾诉。
雇的就是心理医生。
你周围那么多的人都长着耳朵,怎么就找不到一个倾听者呢?这真是一个事实。
那心理医生拿到钱送给对方的是什么呢?就是倾听。
你花钱买的是一个100%的关注,100%的听我来说。
如何倾听他人的心事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当我们接到朋友的来电,或是受到当面邀请,说我有个问题想找你谈谈时,首先我们不妨检视一下自己当下的心情与可供运用的时间。
你习惯于倾听别人的问题吗?你有多少时间能给他?这两个要素多多少少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倾听的质量。
我们的心境不但影响我们所能接收的信息,也会带给朋友截然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正好也在焦虑之中,要专心抓到朋友所说的许多小细节恐怕不容易,如果你近来情绪有些忧郁,也许诠释起朋友的遭遇会有较多负面的看法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如此说来理想的倾听心境似乎是要如一面镜子,忠实地反应各种情绪与事件,实际上每个人随时总有些情绪,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知到自己目前的心境可能造成的偏差,包括信息的接收与解读,能先这样提醒自己就足够了。
医学教育网 朋友的困扰总有来龙去脉,要说请楚难免需要一些时间,然而当下你有多少时间呢?必须先作一个评估。
如果你恰好有一个小时,当然能邀请他坐下来喝杯咖啡娓娓道来,如果你只有十分钟呢?可能必须先说清楚这一点,然后主动先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初步了解后再另外找时间详谈,这么做比起听了九分钟之后再草草结束恰当得多。
而所谓关键问题,大体上就是粗略评估事情的严重度与朋友的可能反应。
目前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心情如何?最坏有什么打算?类似这样的信息需要先收集,在心里有个大略的印象,也衡量一下朋友所受的冲击程度,与是否能承受?若不能,有没有立即的危险性?
聆听的主体则大致包含了:开放性的倾听、厘清痛苦所在、表达同理心、辨认核心课题几个部分,而这些动作大致上是有先后顺序的,也许在过程中会需要针对不同的主题一再重复。
医学教育网 首先,给朋友一段不被打断的时间诉说自己的问题,也许他正陷于混乱思绪中,正需要藉由倾诉来整理出头绪,比较理性主观的朋友,说不定在叙述一遍之后,就已自有定见,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协助了,而对于大多数困惑的人们,此时你正从一大堆线索、感觉中试图了解整个状况,注意朋友说话的方式,强调了什么?似乎刻意遗漏或模糊了什么?这些都是进行下一个动作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开始试图帮助自己,也帮助朋友厘清痛苦所在。
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位失恋的朋友,他可能因为方才决裂的言词愤怒,也可能因为再度重蹈覆辙而自责,有些感觉是原发的,是根源,有些感觉是之后添加的,较为表浅,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试着辨认出造成目前痛苦主要的情绪与心结。
须注意那最后提到的,最刻意隐瞒忽略的,最有可能是症结所在。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下一步便是同理这些痛苦与挣扎。
所谓的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站在朋友的视角,与他一起看当下这个情境,一起为之喜怒哀乐。
表达同理心的技巧不是这里所要探讨,只要我们确实传达出:我知道你的痛苦在这里,我能感觉到那种强度,我努力地试着用你的出发点来看整件事情,这样通常已让朋友十分窝心,感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苦处。
倾听到这里,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最后是否能辨认出核心课题,建议处理方式其实并不见得能够完成,或需要完成。
我们很难比朋友更了解他自己,也不宜把我们自身的经验推销给他人。
每个人的心灵结构,应对问题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帮助他指出核心课题已十分难得,至于如何处理,唯一最有预测价值的就是参考朋友之前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模式,针对其优缺点给些建议。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少热心的朋友常过早地打断对方,或提供建议,常常自己说得尽兴,求助者反而沉默不语,或在尚未深入了解对方痛苦时,就过早开始同理,如此往往得到反效果,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说话量比对方还多时,就是一个警讯,毕竟,我们是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呢!不是吗?。
有效沟通3个技巧 需要我们学会聆听

1、沟通中的“身份确认”,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姿态。
2、沟通中的肯定,即肯定对方的内容,不仅仅说一些敷衍的话。
这可以通过重复对方沟通中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对方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
这会让对方觉得他的沟通得到您的认可与肯定。
3、沟通中的聆听,聆听不是简单的听就可以了,需要您把对方沟通的内容、意思把握全面,这才能使自己在回馈给对方的内容上,与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致。
例如,有很多人属于视觉型的人,在沟通中有时会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有可能无法达到深层次的共情。
标签:#易搜情感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