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2、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4、兼顾对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有关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育的3000字以上的论文

在今代,有很多青少年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沉迷网络,吸烟喝酒,或已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
这些都是老师和家长不能够明白的事情。
其实,有很多学生的本质不坏,他是由于社会上的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
学校因素是因为在学习中所产生的误会,比如老师经常把自己与别人作比较,老师经常对自己不信任,同学不与自己交朋友,少交流,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得不到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产生了孤独,自闭的心理,同时对外界的诱惑产生了好奇心理等等。
在我的学校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好的,有坏的。
有时每当我看到我自己班的同学与人打架时,与老师顶嘴时,吸烟喝酒时,我的内心都会很难受,总会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能这不止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许多外界的因素在围摇着他们等等。
所以老师和家长不要随便的骂自己的孩子,也不要太纵容他,必须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要去理解他。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由于处在心理由幼稚向成熟过渡阶段,生理虽然成熟了,但心智仍未成熟。
同时也进入了“接近异性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关注异性。
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开始关注“我怎么样?”“我是什么样的?”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尊重。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们有许多烦恼,情绪波动大,变化快,容易被激惹。
如果详细说怎样引导青少年,做好心理健康工作,一会半会讲不完。
为此,我简述关键的几点吧。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青少年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像对待好朋友似的给予尊重,理解。
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吻于他们沟通,避免强制、命令性的口吻,避免让他们觉得被小看,被瞧不起。
沟通时要把他们当成大人,但心里仍记得他们心智尚幼稚。
杜绝打骂他们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把“小毛驴”激怒,不“玩活儿”。
不要认为他们生理成熟了,就应该懂事了,自立了:其实有许多事情老师和家长从来没有好好地教过他们。
比如:抱怨青少年不知道感恩,不会劳动,那么要反思,平时有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感恩,感恩有什么好处,可以怎样去感恩。
为什么要劳动,劳动有什么好处,怎样去劳动等。
多欣赏,少批评。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很追求完美,往往喜欢盯着孩子的缺点,想法儿给修正。
其实,成功者不是让自己成为了十全十美的人,而是把优点发挥了极致。
过于关注孩子的缺点,往往会让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者愤怒。
经常夸奖孩子,孩子有信心,心情舒畅,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出天分和潜力。
因为时间原因,只说到这里,希望对问者有帮助。
欢迎追问。
。
。
。
。
。
。
。
。
标签:#易搜情感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