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心理问题三原则

admin 1 0
判断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原则

判断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原则介绍如下: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

1.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一致表现在内心体验与环境的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儿子结婚办喜事喜气洋洋,已故亲人办丧事痛哭流涕。这就是情感与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病态相反,该哭的不哭,该笑的不笑,这就是反常、病态。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心理异常的原因:

1.遗传。引发心理障碍,一般都是由于遗传所导致的,如果父母双方的性格都是比较内向的话,那么孩子会遗传父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是80%以上的,所以家族遗传史是引发心理障碍最明显的原因。

2.生活环境。很多人的生活环境都是比较压抑的,或者有些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是比较严厉,甚至是家长会使用暴力,所以如果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成长的话,是很有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

3.精神压力大。有可能是个人的性格以及人格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患者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多疑或性格要强、完美主义,爱吹毛求疵或者性格偏激、容易钻牛角尖等,如果有性格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判断心理健康的三原则
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分别是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1.
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
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即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
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三项原则
简单些:
1、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
2、心理过程各部分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特征相对稳定性原则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可以靠病与非病三原则区分吗?
你好这位朋友:
我想您可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所以,病与非病三原则,这是我们心理学里的专业术语。其实,解释起来挺复杂的。不好理解。
1 病与非病三原则指的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分。也就是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都是正常人群。而确诊的神经症病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则属于疾病范围。
2 这个区分其实是我们心理学和医学的区分。之所以认定这三原则,根源是非病的人,就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这些病人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这属于我们心理学的范围。而病人,就是心理学无法帮助了,必须服药的那种。换言之,在很大程度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的区分确实是靠病与非病三原则区分的。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