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心理学巨头是:荣格,弗洛伊德,阿德勒。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人生来都是自卑的,但同时人也是具有创造性自我的。自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是好事,会让我们去追求卓越。
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人愿意做烂番茄”,我们每个人都想越来越好。这也正是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所反映的。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强调人幼年的经历对人的影响。
荣格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他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荣格的人物评价
社会学家评价荣格,他荣格能够更多地利用当代科学的手段发展出一套解释梦的理论,这应该归因于他虽然从师于弗洛伊德并不得不接受他的教导,但他并没有一味地追随,而是在弗氏基础上建立一套自己的心理学分析模型。
因此,当我们庆幸荣格成功地把潜意识与梦的想像力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解梦理论时,也不能忘记荣格正站在西格荣德·弗洛伊德的肩膀之上。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是什么
神秘的心理学王国里分布着三大势力,它们分别是历史悠久的行为主义,影响深远的精神分析主义,以及以人的整体为核心,对前两大势力提出批判的人本主义。
在20世纪初,心理学学派林立,各种观点互不相容,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与辩论,争论不休。而这种状态在1913年发生了转变,年轻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通过一篇文章竖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从而形成了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百余年的历史中称雄称霸半个世纪之久的格局。然而,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史上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数十年之后,尽管新行为主义者们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兴微继绝,然而,随着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行为主义最终被历史所湮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行为主义的衰态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为美国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行为主义极端地排斥意识,通过以纯粹“客观”的行为,作为其研究对象而确立自身,并以纯粹客观的实验研究范式而成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从而确立了其在主流心理学中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行为主义试图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绝对客观的研究,凡不能以客观方法研究的心理现象,均被行为主义拒绝于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之外。且行为主义认为,人与动物正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二者都可以用(S——R)(刺激——反射)公式来解释。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心理学大量研究白鼠,猴子等动物的行为,心理学实验室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对动物的实验上。
与行为主义并存的第二大势力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要用影响的范围去衡量一个人是否伟大,那么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因为几乎没有一个对人性探索的领域没有留下他的足迹。精神分析本身的历史演变,也就是对其系统的动机理论的展开和发展,而整个庞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又都是建立在对心理动力(即动机)做出系统解释的理论基础之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尽管在心理学史上,精神分析一直被排斥在主流心理学之外,并为从客观实验范式为方法取向的科学心理学所诟病,然而,精神分析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依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此,心理学史家黧黑不过分的说“精神分析......对现代文化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心理学”。
这一学派是把从研究精神病人那里得到的材料应用于正常人,认为人同动物一样,均为本能冲动和生理需求所支配,在弗洛伊德这里,人的特性被抹杀了,人的样貌破碎了,整体的人格被肢解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自成系统的部分。
针对近代心理学中这种非人化,肢解完整的人格和过度强调方法的倾向。“以人为核心”的第三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突出人的利益,价值,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并注意人的内在潜能和发展的无限性。提出反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故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
其中身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三巨头(另外两位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之一的罗洛梅,是当代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最著名的代表。罗洛梅的思想形成时期正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盛行的时期。而且当时的美国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观点居于统治地位。
罗洛梅认为,近代美国的心理学,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以自然科学为楷模,过度强调方法,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能验证,适应实验的范围内,结果导致了研究方法成了选择研究对象的唯一标准,心理学的真正对象——人,以及人的意识,人的痛苦和焦虑等心理现象却由于方法上的局限被排斥出心理学的研究的范围。
罗洛梅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的人,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的经验和行为,换句话说,心理学从整体结构出发,认识人,了解人,既不能像弗洛伊德那样,把人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机械累加。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及其贡献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以及其后的荣格)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
对的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
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奠定了行为主义的根基。。。
皮亚杰开创了认知主义的先河。。。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这三个是当前心理学的四大流派中的前三个,最后一个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
标签:#易搜情感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