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admin 1 0
【快速阅读295/300】《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快速阅读295/300】《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凌想著。围绕父母日常育儿中最棘手、最关切的问题,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分析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理清亲子突中隐藏的种种心理误区,从而引导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处理育儿难题,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通过孩子,找到自己内心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根源,实现自我的疗与成长。

      透过问题,看到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土壤。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内心。透过孩子,看到我们自己,把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回自己身上,意识到只有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只有自己成长了,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修炼一双慧眼,看到孩子,看到自己;修炼一颗爱心,学会如何爱自己,爱孩子。看见,是真正爱的开始。

一、亲子关系篇:妈妈有什么用?


1、一个妈妈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是让孩子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体会到爱。也就是说,让孩子在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关系中感受到最重要的东西。


2、感受,是通向爱的唯一途径。比教给孩子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在关系中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


3、当我们陪伴孩子时,也可以尝试调频。把自己的频率调到和孩子一样,把自己想象成孩子,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学会好好陪伴孩子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4、在温暖和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底色是暖色的,会有更多的幸福感。规则要有,不管并不是真的不管,不管不等于溺爱。不动声色、潜移默化地管,在不和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去引导他,激发他内在的能量去成长。让孩子懂得规则。与其事后惩罚,不如事先预防。


5、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才是最需要妈妈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时刻。危机时刻施以援手,考验的是勇气。平常日子,能看到孩子的困境,并施以援手,考验的是智慧。学习和成长,了解孩子内在需求,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多觉察多反省,爱孩子爱自己,发自内心说:孩子,无论你怎样,我都在你身边。


6、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没有赢家。既然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权利,就满足他——父母适当后退,在一定的范围内放权让孩子自己做主。


7、欣赏孩子会让孩子走的更远。夸奖,是对行为和结果的肯定,看到的是事;欣赏,是对努力和过程的看见,看见的是人。关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让孩子从内在生长的力量,用欣赏和理解去接纳他的一切。被看见被欣赏。


8、很多父母只学到了方法,却没有领悟方法背后的理念。理念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真正管用的,是从和孩子的关系入手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入手,从改变自己入手。改变自己看起来很难,实际上是最容易的一条路。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原有的理念:爱与尊重,觉察。爱孩子就是接纳他的一切;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天性发展,尊重他自主选择;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孩子的感受,会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9、系统思维模式。相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能量。我们要有能力去信任孩子。百堵不如一疏,疏导人心。

二、亲子沟通篇: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没用


1、对于每个人,生活自有他的安排。努力做好生活给的功课——界限与尊重,从点滴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依照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的能力,让他生长成最像他自己的样子。从小让孩子做选择,允许他不断试错,慢慢地他就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知道事物的边界在哪里,利弊有哪些,学会了自己做取舍。


2、父母怎么看孩子,影响着孩子怎么看自己。转变心态留意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不要用盯着孩子的问题和错误。训练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他的点滴进步。真诚、欣赏的眼光和正能量的心态。


3、孩子成长两大途径:模仿和感知。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内心。道理永远抵达不了一个人的内心。好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性。只有用生命去关照生命,用情感去体会情感,用行动去引导行动,才能让一颗心抵达另一颗心,无论这颗心是小孩的还是大人的。


4、用评分问话有助于孩子培养觉察能力。“你今天的开心指数是几分呢”“你觉得怎样做,可以让分数提高1分或者减少1分呢”,提升孩子进一步拓展思考,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留心,孩子听的是你的潜台词。潜意识会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语气、微表情、微动作、神情,都会泄露你内心的秘密,让你防不胜防。一颗从容笃定的心,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修正自己的心,就是活在当下,没有那么多对过去的指责,也没有那么多对将来的担忧,只是出于爱,出于关心孩子,做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想维护亲子关系,首先修好自己的这颗心。


6、孩子的满不在乎,其实是一种防御心理。任何行为都有正面的动机。家长做法:平时培养自己的觉察力。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分寸。停止追究对错,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多靠温暖的爱、包容和理解。


7、每个爱吼的妈妈,都应该体会一下被吼的感觉。


8、透过事看到人,要对人不对事,是人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产生“事”。如何做:提升认知尽量摆脱情绪的驱使。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内心,用心觉察。智慧父母透过问题看到孩子,成为孩子生命的参与者、陪伴者、引导者。


9、抚摸能缓减人体压力激素的分泌。经常抚摸、拥抱孩子,会减少孩子的暴力倾向,性格开朗,富有爱心。抚摸时间段:早上起床时、晚上临睡前。

三、习惯养成篇:事半功倍养成好习惯


1、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孩子磨蹭,有时是正在积攒内心的力量,去面对他不愿意做的事。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不去催促,不去唠叨。五件事:停止催促和唠叨,给自控力的小芽一点点时间,让它慢慢破土长大;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分清磨蹭是谁的事,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培养他的自主意识;用行动引导行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


2、三个步骤破解孩子赖床难题:情感联结(拥抱,抚摸,亲吻等身体接触);提升情绪(游戏);找到孩子起床的动力。


3、马虎背后的问题:大脑发育的生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问题。数学老师的药方:阅读,运动。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孩子自己来。草稿要工整。


4、每个沉迷于游戏的孩子,背后都站着失职的父母。做法:约定规则,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告诉孩子游戏的危害,提前防范风险。帮孩子把好第一关,培养孩子辨别选择的能力。培养孩子发展更多兴趣爱好。放下手机,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反省自身给孩子创造了怎样的家庭环境,是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接纳。


5、当孩子被欺负时,要告诉孩子一定要大声严肃地告诉他们,先礼后兵,不听再还击。角色扮演,教会孩子守住自己的界限,学会说“不”,学会适当的反击,或者更智慧地应对。根据孩子感受区别是欺负还是打闹。家庭的态度特别关键,和孩子站在一起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四、学习篇:学习问题不仅仅是学习问题


1、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不是学习,而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做到:能力,感受和自我认知的迁移。最主要的积累途径是玩耍。看到学习和玩耍、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迁移。


2、给孩子的天性一些尊重,给生活一些敬畏,每天阅读,制定一些规定运动,做完让孩子自由安排剩下的时间。


3、四大魔咒:马虎(主要原因大脑发育跟不上。方法养成检查演算习惯,当老师给家长讲题,培养阅读观察能力,多运动促进手眼协调),磨蹭(少催越催越慢,让孩子安排时间承担后果,出现问题找办法而不是重复抄写),注意力不集中(感兴趣事情入手,身教重于言教),学习动力不足(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现孩子点滴进步,不挑剔孩子)。一个人的创造力、感受力、想象力等软实力更为重要。还有健全的人格、良善的性格,这些都是孩子长大成人后幸福的基石!


4、听音频、读书,带孩子多走多看,参加亲子活动。激发历史兴趣,提升思考维度,启发哲学思辨意识,丰富阅历和体验,提升阅读兴趣。找到孩子痴迷的事,多正面看问题,引导孩子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规律。尊重孩子自有他的成长之路。


5、真正的安全感,是父母坚定的陪伴,是全然的接纳。是让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家是永远为他敞开的,他是值得被爱的。


6、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年龄越大,好习惯越不好培养,坏习惯越不好纠正,适时的引导和教育,虽然费心费力,但也是父母的责任。陪伴很重要,用心陪伴,是人在,心也在,不指责,不评判,全然的接纳。找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适当地强化他的成就感,这才是他坚持做一件事最大、最持久的动力。耐心等待,细心观察,及时给予鼓励。


7、每天阅读半个小时的奇迹。书柜腾出一排空格,五星奖励计划,读书小勋章,阅读量计算,阅读魔法(闭上眼睛呆一会,让大脑安静下来,才开始读书)。


8、亲子旅行:走不寻常的路,坚持一项运动,坚持一个拍照动作;假装是当地人,全方位去体验;听讲解,听故事。共同创造美好回忆。

五、品格篇:影响孩子一生的自控力从哪里来?


1、要想培养自控力,要有意识的去应用理智脑,不去走“等一会儿”那条路,走“马上行动”这条路。让孩子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一些大脑的运作原理,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的每个决定,背后都有着心理和生理依据,能帮助他唤醒对自己的认知,提升自控力。有了这样的元认知,可以让孩子的行为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自发变成自觉。


2、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逼出来的,是包容和爱的滋养下,内心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力量。内心有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才敢放心去探索这个世界,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给足孩子爱和安全感,付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3、活出自己,是生命力的本能。成长,离不开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试错,这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乖孩子是父母越界的结果。


4、让孩子自主选择的魔力:制定一个规则大家都遵守,适当地做些妥协和让步,适当地示弱,做事一定心平气和,让出权利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5、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积极主动、自信笃定、有责任感的好品质。让他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练习自己做决定,明确自己的心意。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成功的。


6、增强孩子的意志力,需要你的“稳”。不苛求,一直陪伴和引导,内心笃定,相信孩子。关系的传承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7、尊重孩子节奏,放慢脚步,等一等他,适当给予引导。慢养,有助于孩子专注力的养成。


8、贴标签禁锢孩子的一生。加入觉察,接纳生活的真相;就事论事,活在当下。不评判,不自责,看到它,知道它是你的一部分。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比较。

六、自我成长篇:妈妈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1、成长,就是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育儿先育己。自我成长了,就会看到孩子本身,而不是你头脑中的孩子。内心圆融了,目光也会变得平和,不再轻易被激起情绪的巨浪。


2、迅速转变情绪的方法——转变你的行为。强迫自己开始笑,行为会带动你的情绪,主动去创造快乐。


3、真正的成长应该是——累,并快乐着。当你感到自己在成长时,那种内在的喜悦,那种成就感,不断变厚重的生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快乐。当一个母亲由内而外散发着这样的光芒时,她的孩子是会受益的。母亲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4、想改变人生,请用好你的“暗时间”。避免抱怨:意识到这是你的人生,你必须做出选择;把问题看成一个系统,你是系统里的一分子;提升认知从更高维度看待问题。做出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接受现实,开始改变,才会找回力量感。内心有力量感的人,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


5、每天和自己相处十分钟,静心。有更多的觉察。


6、你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人生是一场体验,旅游是一场体验,那么感受就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财富。当孩子心中有了美,他就不会轻易把路走歪,也不会轻易放弃希望,他会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敷衍生活,也不敷衍自己。
怎样才算好妈妈?心理学家用“容器”做比喻,道出好母亲的本质

文|秘籍君

评价妈妈,要以孩子的角度来考量

这个 社会 给女性定义的标签太多了,他们认为传统好妈妈首先得是温柔贤惠的,现代职场女性显然不吃这一套。

如果温柔贤惠的才是好妈妈,那个性要强、奋发向上的就不是好妈妈了吗?况且每个女性的性格不同,能简单通过“温柔”来定义“好”和“坏”的标准吗?

既然是评价妈妈,自然要以对孩子好的角度来考虑,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长角度。心理学家荣格曾用“容器”(container)来做比喻,道出了好妈妈的本质。

荣格认为,好的妈妈对孩子来讲应该是好的“情绪容器”。她能接住孩子所有的情绪,好的、坏的,开心的、绝望的、快乐的、悲伤的......在自己这里加工成较为“温和”的情绪后,再传给孩子。这样孩子的内心会更加平静,心智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成长。

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妈妈并不多。多数妈妈更倾向于是这样的:

●忽视型妈妈:无论孩子做什么都没有回应

心理学家武志红经常讲起他的小时候,说那时候妈妈得了抑郁症,也会努力对孩子好,但无论他有什么情绪,不管是伤心地大哭还是开心地大笑,妈妈脸上的表情永远是淡淡的,她无法给予回应。这也导致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出自卑、孤僻的心理困境。

现实生活中,不管妈妈因为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沉迷于手机也好,自身状态不佳也好,不能给予回应的妈妈,对孩子来说无疑于“绝境”,尤其是婴幼儿时期。

毕竟这时候孩子的自我认知才刚萌芽,一切都要依赖最亲密人的反应才能朦胧得知“我是什么”。如果妈妈不回应,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的,较难自信。

●暴躁型妈妈:见不得孩子哼唧或者哭,会因此骂孩子是窝囊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孩子在身边一直哼哼唧唧或者哭哭啼啼,慢慢就会把自己的性子磨没,甚至动手打一顿让他闭嘴。这样的妈妈,会养出依赖型人格的孩子。

哼唧或哭泣,是孩子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暴躁型妈妈动手阻止孩子宣泄,并变本加厉地辱骂孩子,会让孩子内心的感情抒发通道关闭,慢慢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鸵鸟型妈妈:承受不了孩子的情绪,会逃跑

同学曾经跟我说,她妈妈到现在还是一副小女孩的样子。小时候她跟妈妈讲班里哪个同学欺负她,妈妈的反应居然是“我不听我不听,我管不了这个!”从此她知道,妈妈“很不靠谱”。这虽然造就了她遇事自己摆平的强势性格,但看到仿佛自己女儿一样的妈妈,她依然会感到心累,因为自己好像没有童年。

①认真倾听。 好妈妈是个绝佳的“情绪容器”,孩子在诉说自己的委屈、不平或者痛苦时,她不会逃跑不会排斥,而是温柔倾听。等孩子宣泄完毕之后抱抱孩子,说“你还有我”。

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似没有作为,却能给孩子极大安慰,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被看到了”“自己的感受是被认可的”。他们会因此心生信任,放心 探索 外部世界。

②积极反馈。 孩子因为自身认知有限,需要妈妈给予帮助和指导。孩子在倾诉完自己的苦恼或困惑后,其实是希望妈妈给予指导的。这时妈妈如何应对十分重要。想要孩子真正成长,我们不提倡妈妈一刀切地包办,为孩子直接提供解决办法。但妈妈 可以用话语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想出一个甚至多个解决办法。

比如孩子说自己在学校总被某个小朋友推搡,妈妈不是简单地告诉他“告诉老师”或者“你也推她呗”,而是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她老推你?

如果孩子说出原因,是自己排队走得慢了,或者是她也常常推别人,就再引导孩子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③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 好的“容器”型妈妈一定是情绪平稳、波兰不惊的,这样才能接得住孩子的所有情绪。

这需要妈妈在平时修炼出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不过想要做到这点并不简单,或许是因为原生家庭原因,妈妈们在面对孩子情绪爆发时难免会自责、逃避或者干脆自己也爆发,但“深呼吸”和“逃离发火现场”两个法宝,能防止妈妈的情绪恶化,常常练习,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就会越来越自如。

【话题讨论:你觉得自己目前是哪一类妈妈?】

-----------------------

关注【 育儿 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最近我利用拼拼凑凑的时间,花了二十来天,读了一本书——《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觉得颇有收获,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更要懂孩子,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给他最适合的教育!也再一次明白了做个好妈妈真的不容易,像我这样的新手妈妈,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家庭教育心理学,《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这本书开阔了我的思维,我要努力做一个有智慧、懂教育的好妈妈!书中提到的这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一、给孩子心灵成长的自由,尊重他——“鱼缸法则” 心理学中有一个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无论怎样喂养,鱼都不会长大,一直保持在3寸的长短。可是,如果将这些热带鱼转移到水池之中,用不了很长时间,原本3寸长的热带鱼,也许就会长到1尺。因为鱼缸的大小有限,鱼的成长便也同时受到了限制;而水池终归要比鱼缸大得多,鱼可以自由成长的空间自然也就随之变大了。这个鱼缸法则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就好比是鱼,而我们对他的保护就好比是鱼缸,“鱼”在有限的“鱼缸”中一定长不大,他需要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13岁前的孩子,内心正迫切需要成长,我们应该尊重他的这种渴望。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能只表现在帮他做事之上,更要表现在教他学会做事之上。当孩子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帮忙”,克制住自己想要伸出援手的冲动,要允许孩子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行动;
2、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过多的要求势必会给孩子的成长加上枷锁,他的“手”伸不开,“脚”也要蜷曲着,在极为不舒服的成长“姿势”之下,他自然要反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认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允许他自己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让他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听听孩子的意见与见解。对于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要弄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做,而不是强迫他必须要去钻进那个“不合适的鱼缸”;
3、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束缚他,可完全放手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站在他的身旁,对他的行为进行指导,并为他答疑解惑;
4、给孩子的自由也要有度。给孩子的自由,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太放纵他。我们要帮孩子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比如良好的道德、基本的动手能力、起码的自控能力等。我们给孩子的自由,是要建立在这些基本习惯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孩子太过散漫,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约束与管制。也就是说,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让他明白那些正确的道理,并让他学会自己约束自己。 二、别替孩子选择,尊重他的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 关于“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这样一个很有深意的故事:1631年,一位名叫霍布森的英国剑桥商人从事着贩卖马匹的生意。不过,他做生意时却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通常会对顾客说:“你们可以随便买我的马、租我的马,价格都很便宜。只不过,你们挑选马匹时,只能在门口处的马匹中挑。”霍布森的马圈设计得非常奇怪,马圈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那些高头大马是出不去的,只有瘦小的马可以出去。如此一来,人们在门口挑来挑去,以为自己选择了一匹最好的马,可实际上,自己的选择却被霍布森的规定限制住了。后来,人们将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由此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联想到孩子的身上。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也给孩子限定了很狭窄的选择空间?有没有不顾孩子的发展,只按照我们的意愿而让孩子去作决定?
1、不要将我们的意愿当成主导。人往往都是自己最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搭设“马圈”,在他想要的各式各样的“马匹”中选择出他最中意的一匹。我们要克制住想要“控制”孩子的欲望,并将我们的阅历当成是孩子的参考,我们只提供意见和建议,并不提供决策。这样,孩子可选择的空间才会变得宽广起来,相信孩子也会考虑到我们所说的,并最终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2、给孩子设定一个选择的底线。虽然我们不赞同霍布森给选择设定了那样狭窄的范围,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允许孩子漫无边际地随便去选择。很多情况下,我们在为孩子设定一个广泛的“选择域”的前提下,还应该为他设定一个合理的选择底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安全、健康、积极的氛围之中去进行选择。对于选择的底线,我们要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保证人身安全,不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无论孩子进行怎样的选择、选择怎样的结果,他都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
3、提醒孩子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使他自己明白一些道理,并将这些道理牢牢地记在心底。 三、适当地给孩子一点压力——“倒U形假说” 英国的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林是最早研究工作压力和工作业绩之间关系的科学家。在早期,他们曾经对老鼠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工作压力和业绩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形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认为,对于人来说,过大或者过小的压力都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只有适当的刺激力才能让工作业绩达到顶峰状态。那么,妈妈到底如何做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又不至于让他感到压力过大呢?
1、要对孩子有个客观的评价。其实,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性格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不可能都表现得同样优秀。妈妈要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个恰当的估计,并根据孩子的资质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他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这样就足够了;
2、教育孩子不能“顺其自然”。有的妈妈非常宠爱孩子,怕孩子不开心、不快乐,所以不愿意给孩子施加一点儿压力,认为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就可以了。当孩子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候,他也许会感到有点儿空虚和无聊。虽然每个人都怕压力,但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适当地对孩子有所要求,给他一些压力,当他达到要求后就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而更愿意去努力;
3、教孩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读后感《《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有时,孩子的压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妈妈,也来自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孩子也会被学习或者人际交往中的压力所困扰,此时,妈妈就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化解压力,或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四、增强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甘地夫人法则”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总会有挫折,教育孩子并不是给予他一切,而是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和抵抗挫折的能力,这就是甘地夫人的教子法则。不可否认,人生犹如一场不断面临各种困难的战役,孩子能否坦然面对困难,是否有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对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孩子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呢?
1、要让孩子面对真实的人生。每个妈妈都想把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呈现在孩子面前,让他感到幸福、快乐。但生活中并非只有美好的事物,还有让人灰心失望的事情。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无法营造童话般的世界,孩子迟早会走向社会,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如果有一天,他发现生活不像妈妈说的那样美好,也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如意,他就会大失所望,觉得生活欺骗了他。其实,生活何曾欺骗孩子,是我们欺骗了他,没有把生活的真相展现在孩子面前,才让他感到很受挫折、很失望。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从一开始就让孩子面对真实的人生,要让他知道生活中不仅仅有欢乐和幸福,还有泪水和失落,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坚强而善良的心,这样就不会轻易被困难打败了;
2、别低估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经不起挫折,而是我们以为他经不起挫折,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其实,孩子对挫折是具有一定的承受力的,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如果我们经常低估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就会在言语中表现出自己的担心,这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不信任他。在受到了妈妈不相信他能承受挫折的暗示后,他也会变得很不自信,其挫折承受能力会因此降低。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必过于担心,而是应该适当地鼓励他一下,表示相信他的承受能力,在受到妈妈的鼓励和信任后,孩子是会鼓起勇气去面对挫折的;
3、适当给孩子一些挫折。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走平坦的路、听顺耳的话、凡事都顺心,那么他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感到很不习惯,甚至情绪紧张、束手无策。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或者故意拒绝孩子的要求,让他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提高他的挫折承受能力;
4、帮孩子平复受挫后的心情。孩子受到挫折后往往会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会因为遭受挫折而变得不自信。所以,当他遭受挫折后,妈妈应该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并帮助他恢复自信。 五、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与控制能力——“延迟满足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助手们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他在某幼儿园选择了十几个4岁的孩子,并发给每个人一颗很好吃的糖。然后,他对这些孩子说,如果马上吃掉这颗糖,就只能吃到手里这一颗糖;如果能够等20分钟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糖。讲完这一规则后,米切尔就走开了。美味的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诱惑,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经受得住考验。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将糖吃掉了;有的孩子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努力抵制诱惑,最终,他们熬过了20分钟,并得到了另一颗糖。但实验并没有结束,米切尔和他的助手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后来发现,在4岁时就能控制自己抵制住诱惑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凭着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那些在4岁时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后来也表现出固执、优柔寡断的性格,在学习和其它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出色。 米切尔将这一效应称作是“延迟满足效应”。在人生中,很多事不是“心想事成”的,而是需要孩子不断付出努力,并且耐心等待。那些不懂得等待的人,往往会因为急于求成而莽撞行事,甚至由于盲目和冲动而导致功亏一篑。因此,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呢?
1、不轻易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每次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因为将来他走向社会后,别人不会处处以他的意愿为主,所以他必须学会等待,学会克制自己;
2、让孩子学会等一等。当孩子面对诱惑的时候,正是锻炼他的耐心和自我约束力的好时机。不过,让孩子习惯于平静地接受延迟满足,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需要妈妈的表扬和奖励来给他鼓励。所以,当他能够耐心等待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对他表示赞赏。 六、让孩子承担过错,增强责任感——“自然惩罚法则” 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他的“自然惩罚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内容就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要对其进行过多的指责,而是应该让他自己去承担错误所直接造成的后果,也就是说给他以心理上的惩罚,这样孩子就会在承担后果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后果所带来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感受来让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并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通俗地说,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以此来强化他的痛苦体验,使之吸取教训、改正错误。那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惩罚就要坚持到底。我们如果运用了这种“自然惩罚法则”,那就一定要运用到底,不能半途替孩子承担了责任,也不能在半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训斥。因为我们讲求的是“自然”,所以从头到尾整个责任都要孩子自己去承担;
2、对孩子加以指导,加深他的责任感。我们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指导,毕竟13岁前的孩子对问题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我们要让他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应该明白一些基本的行事道理,并要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自然惩罚法则”孤立使用,必要时候我们还是要加入批评与指导,以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 说实话,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为好妈妈。我们不仅要去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身体的成长,更要去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了解他的心理,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好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指导孩子,陪伴孩子一路快乐地成长!
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好吗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3-6岁的学前儿童是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所以这一时期关注他们的,让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关 於儿童的不健康心理都有哪些表现呢,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下。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後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於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於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於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
  4.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於与人交往,善於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儿童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往往由於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於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