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沟通心理学

admin 1 0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沟通密码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提升,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这是再想用之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相处就不适宜了。建议家长保持冷静,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

1.独立意识增加与渴望精神依托并存

由于生理的成熟,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包括:

(1)从心理上过高的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2)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3)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4)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2.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

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吐露心声。

3.情绪两级化,波动起伏大,情感带有冲动型,意志较为薄弱

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和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 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4.进入第二反抗期,出现逆反心理

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逆反是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是一种需要家长帮助的求助信号。此时的父母,不是一味的责备、控制,而是应正视孩子的各种状况,接纳不同差异,妥善引导青少年青春期的各种喜好,认真对待孩子要求独立的需求,尊重与信任,学习放手,加强亲子沟通。

如何应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1、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景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孩子都会阅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坚持镇定的对待。所以爸爸妈妈要多观察,多谅解孩子,要文明,要变革,要有涵养和把握的现代教学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爸爸妈妈。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芳华期这一段人生的必阅进程。


2、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3、要跟孩子做朋友。


4、宽容的对待孩子,原谅孩子的错误。


5、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孩子处于叛逆期,有些事就不用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孩子享受民主权利。


6、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同你交流,不要强迫,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7、允许他失败,经历磨难和挫折。他去做事情,无论成败选择支持他。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在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渐渐地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以下分析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1

  
1、提前通知提前告诉他您想与他讨论的时间和话题。

  不能期望他主动前来谈话,但这将为他提供必要的时间,以便对即将进行的对话进行预处理,并收集其可能有的想法。

  
2、给他准备好食物

  在开始讲话之前,确保他有东西吃。人们都经历或观察到饥饿与易怒之间的相关性。尽管您的儿子可能脾气并不暴躁,但确保他的血糖水平稳定将使他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参与度。

  
3、不要演讲

  将对话浓缩为几个要点,然后让孩子对这些要点做出回应。拥有具体要点可减轻沟通不畅,同时使他继续进行对话。另外,允许他回答每个问题,将使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处理问题过程。同时,也要确保家长参与了对话而不是孩子唱独角戏。

  
4、给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引以自豪。这就给父母与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5、保持冷静

  如果你焦躁不安,声音越来越高,儿子不会理会你想说什么。迫于无奈,他可能会留在房间里。但他会终止谈话,把你拒之门外。

  
6、尊重他的隐私

  儿子需要妈妈充当他最信任的“红颜知己”。然而,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辜负了他们的信任。我们可能会认为儿子说的事情很有趣,但他们不喜欢我们重复他们的话,把他们的糗事告诉其他人。他们的意思是:“一定要保密,妈妈!”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2

   青春期孩子怎么教育与管理

  
1、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父母不要管

  进入青春期,就意味着孩子的年龄和思想已经在不断成熟。作为父母,应该把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拥有独立做决定和做事的机会。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再年幼,很多事情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比如说独自出门玩耍,独立应对挫折等等。

  希望父母不要再把他们当作六七岁的孩子,更不要事事都替他们决定。对孩子来说,此时的他最需要自由,需要空间。管束的太多,反而是压力和负担,只会恶化亲子关系。不如放手不管,就算孩子做错了,他们也有承担后果的能力。

  
2、孩子不想说出来的小秘密,父母不要管

  谁的人生,还没有一两个小秘密呢?青春期,正是孩子“私藏”小秘密的时候,他们没有做好跟父母分享的准备,或者压根就不愿让任何人知道。那么父母就要收起你的好奇心,千万不要随意去打听,更不要去窥探,真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虽然父母窥探孩子秘密的初衷,是出于关心和爱护,生怕孩子在青春期犯错。但是关心的方式有很多,那些想要通过“监视”来换取秘密的父母,你们的行为让人心寒。在孩子看来,父母是出于不信任,才会想着窥探秘密,亲子关系能好吗?

  
3、可以独自承担的挫折,父母不要管

  孩子终究要长大,他们必须要学会独自承担挫折和困难,因为父母陪伴的时间有限。可是偏偏,有些父母总觉得,只要自己还在,那孩子永远需要保护。这样的爱子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保护的太好真的不是好事。若是哪天没有父母的保护,这些孩子靠什么去抵抗挫折呢?

  这些年,因为被父母管的太严,很多孩子最终选择“解脱”,他们用“纵身一跃”给父母上了一课。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心痛不已,为何还要用爱来束缚孩子呢?可能在父母心中,“管教”只是希望孩子少犯错,少经历危险,可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都说“有困难找父母”,可是这样的教育,就没有存在弊端吗?真正成功的父母,他们不会在背后帮孩子善后解决问题,而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一点点的传授给孩子。就算未来遇到大风大浪,孩子也能凭借一己之力,慢慢的跟这些风浪周旋,直至取得成功。

  11岁儿童心理怎样沟通3

   盘点青春期孩子七种不健康心理

  
1、忧郁

  由于这些种种问题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发展这种精神状态,就应当及时予以充分利用重视。

  
2、陕隘

  也就是说,每盎司讨价还价,太狭隘,不能容忍人,不理解别人。对于小事,你喜欢训练。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强时,他们表现出不自然、不舒适甚至敌意,甚至用攻击和诋毁的手段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都有恐惧感,比如怕针,怕黑,怕鬼。在轻微的情况下,心跳剧烈,双手颤抖。在严重的情况下,人们睡不着,失眠,在梦中尖叫。

  
5、残暴

  小事情不开心,就把气发泄在别人身上,甩甩手骂人,别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嘲笑别人,嘲笑别人没有温暖。

  
6、敏感

  即神经系统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可能无意中发展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学生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不断变化影响很大。

  
7、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好,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低,都不能抬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他们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缺乏兴趣,压抑感太强烈。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子怎么进行心理沟通?
青春期孩子心事多,特别需要尊重,应该从树立孩子完美人格形象观念入手,从而教育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激发培养理想入手,想要让别人更佩服你,就要更优秀 ,从而激发孩子上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张勤:如何和孩子沟通
张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国科普作家,中国亲子关系学、性格关系学学者,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妙用性格》、《好父母是孩子的心灵导师》等作品.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