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教育心理学

admin 1 0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


1、个别辅导方法: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能让求助者减少顾虑,从而做到毫无保留地倾述自身思想,方便心理辅导人员进行深入的帮助。


2、行为塑造方法:比如一个人有好几种不良的行为,那么每当其能改变一种行为,就适当地予以奖励,最终让所有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就属于行为塑造方法,指的是通过不断强化,来接近目标的反映。


3、行为观察方法: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人,做好行为上的观察,至于观察的方向,包含了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说话的声调等等,有助于研究行为人的内心活动。


4、刺激强化方法:当出现了一种好的行为之后,抓紧时间再进行强化刺激,从而让好的行为有出现频率增加的趋势。


5、榜样示范方法:这种方式就相当于是“言传身教”,借助于一些方法,让需要心理辅导的人向具备正能量的榜样学习。

心理咨询带来的好处:


1、倾诉心声   

每个人都有倾诉心声的心理需要。当他遇到高兴事儿的时候,希望与亲人或朋友分享;当他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希望能有人指点迷津。

这些都需要通过诉说,释放心头的压力。朋友、同学、亲人都可以成为倾听心声的人,但也有不方便、不适宜的时候。 


2、辨明问题   

人的心理问题有各种类型和性质,不同的问题应当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人的许多心理问题并非心理疾病,它们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引发的。

就青年学生来说,有些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动机、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等;有些是与自我观念有关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恋、自傲、自闭等;有些是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交往焦虑、赤面恐怖、回避交往、对人敌意、过分依赖等。

进入青年期以后,还面临一个恋爱问题,这会引起许多情绪波动,需要及时调整。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是心理疾病,但如不及时解决,就会使人情绪低落,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引发身心疾病。因此应当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调整治疗。   


3、磋商对策   

在倾诉心声、辨明问题的基础上,咨询师可以与你共同分析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一个人处于生活旋涡之中,在精神压力的重负下,思路常常会被堵塞。

而咨询师处于旁观者的角色,他的头脑冷静,思路较为开阔,能帮你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帮你正确认识你面临的问题,也能为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但他的意见只是供你参考而已,目的是帮你打开思路。

心理咨询师绝不替来访者武断地进行选择,而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学会如何进行明智的选择,当你学会了如何进行明智选择的时候,你的人格也就得到了一次发展和完善的机会。


4、调节情绪,促进成长   

学校心理咨询的性质属于发展性咨询,它主要帮助来访者解决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而不是治疗精神疾病。帮助来访者平衡情绪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之一。

心理咨询通过上述几个作用给你宣泄压抑情绪的机会,帮你辨明自己问题的性质并且磋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环节都能使你紧绷的情绪得到缓解,心态也随之得到平衡。   

心理咨询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助人成长。心理咨询不仅能帮你处理好当前的问题,而且能通过处理当前的问题提高你的认知水平,矫正你的错误思路。

帮你正确对待自己,增强自信,也能帮你正确对待他人,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 


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的7种方法

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的7种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具体是哪些呢?一起看看本文的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的7种方法

  
1、聆听法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

  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

  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地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2、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3、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4、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5、松驰法

  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

  ①我非常安静;

  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

  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

  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

  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

  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

  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

  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6、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

  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

  ②离学校还有100米;

  ③离校还有50米;

  ④离校还有10米;

  ⑤跨进校门;

  ⑥进入走廊;

  ⑦走进教室;

  ⑧入座;

  ⑨考试铃响;

  ⑩拿到试卷。

  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7、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

  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

  三,可向报刊或自己信任的有关机构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询室也是一种很好的疏泄场所。

  二、心理辅导目前现状

  目前,常见的心理辅导方式为主动讲解、动手制作和心理剧。主动讲解为心理辅导中最常见的形式,每个展馆对于展品都有深入研究从而会整理出一套标准的讲解词,心理教师在其基础上自我理解,总结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讲解词,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如对某件展品感兴趣,心理教师就会按照讲解词的内容进行辅导讲解,在整个过程中心理教师会根据讲解对象的不同,所用词语、语气等做适当的调整。

  教育心理学作为主题式心理辅导,大概分为两部分,心理教师先进行知识的讲解,之后组织观众动手操作,因为选用的教具多为成型的套材,实验步骤简单明了,观众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便可轻松完成,目的是让观众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从而对于所涉及的展品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缺点在于活动中观众多动手不动脑,只要按照心理教师讲解的步骤操作,看现象验证知识点即可,这种形式基本严格按照心理教师备课的思路进行,无探究空间,对于观众的创新学习存在禁锢性。

  心理剧表演为近年来兴起的辅导形式,其戏剧化、娱乐化的表现手段极大地吸引观众,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重乐轻教,在信息建构过程中,观众由主动者变回被动者,剧情的发展受演员的主导。

  以上三种形式的共性是:信息建构中,心理教师和观众的相互关系存在主次颠倒,心理教师作为主导者忽视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心理辅导中,对于观众的探究学习、启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心理辅导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去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心理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本质在于,把握教学过程,把握观众心理,研究心理教育规律,使其直接能为心理教育提供指导。教育心理学对心理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学的效能感;让心理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因此,教育心理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心理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至关重要。

  四、教育心理学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应该是根据原有经验,主动对自己得到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实现建构和重组,从而获得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不是简单的灌输、枯燥的讲解,学生也不是盲目的接受,学生成为信息建构的主动者,教师为创设情境、交流协作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原理正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主动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心理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善用教育心理学,改变学生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目前,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体验教学法、试教法、案例教学法,现着重介绍一下更适合在科技馆心理辅导中应用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教育心理学,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一致的真实环境,通过感官去体验,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提供建构的原型和基础,而观众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广阔的建构空间中,作为真实的个体,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去探索解决未知。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诸如抛锚式教学法、认知学徒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等具有建构主义色彩的教学法。 其中抛锚式教学法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辅导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2.增强师生的了解,利于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分层次的,越高的心理需求层次,引发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也就是心理需求不同,学习动机不同,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也不同,如同样一场心理辅导,面对不同的观众收到效果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观众对于辅导内容的知识点水平要求就高,同时辅导过程中的结果要求也高,对于不同层面的观众,我们心理辅导需做到“分类备课、课堂观察、适时调整”。目前心理辅导内容多采取统一的讲解内容,变通的灵活性较小,为解决这一矛盾,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辅导对象的文化背景,设定好辅导的年龄对象,并且要对于同一年龄的辅导对象根据知识涉猎面的广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有相应的三个预案;在辅导时,做到密切关注每个观众的课堂反应,及时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跟进情况及反馈,并按照预案做出不同的调整,如对于涉猎面为初级的观众,我们就要加大基础知识的讲解,便于观众掌握该次课的知识点,对于涉猎面为高级的观众,则要加大信息量,在原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外延,以使其得到更多的收获。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过程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后期的效果评价,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修改。目前,常见的效果评价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问答题为主,该形式的局限性在于评价指标单一,重视知识内容的考察而忽视对观众创新、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评价,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抛锚式教学方法为例,评价可以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考察的内容包括意识、知识、能力、个性四个方面,考察更全面,评价更科学。

  在心理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将加强心理教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
简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谈话疗法是认知治疗方式,教人们如何改变有害的想法和信念。当患者有不切实际的负面想法产生时会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来替代这些负面想法,是一种心理治疗。心理疏导也采用谈话的方式,但与谈话疗法不同,它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情绪的疏泄和行为支持,这两者相近之处在于,都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如何有效的心理疏导?
1.认知疏导。心态问题的解决,归结到一点,就是重构人们的认知。不科
学、非理性、缺乏合理价值观指导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可以说是导致种种不良
心态出现的直接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应教育和引导人们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引导人们确立和保持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认知
方式,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和行为方式的适度性。
2.情感疏导。健康的情感是人拥有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动
力因素,有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培
养人们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和美好前景
目标的情感、成熟的义务感与责任感等。
3.舆论的正面引导。传播媒体在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普及知
识、动员公众、告知真相、协调各方的信息传播功能,能将突发事件中的各种
有用信息传播给公众。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