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心理特点

admin 1 0
3-4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3岁特点:安全感构建好了稳定、喜欢一起的感觉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喜欢一起玩游戏,他会喜欢说,妈妈,我们一起玩搭积木、拼图、老鹰捉小鸡~~~。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从前看起来满喜欢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3.5岁

三岁是合作的年纪,三岁半则恰恰相反。反抗是三岁半到四岁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

对妈妈而言,三岁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对。三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以为他只所以这么固执,是因为他太自信了。其实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刚好相反。

三岁半的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的发抖。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

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比如他不让妈妈讲电话,不让爸爸看手机。他正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在三岁半的年龄,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是,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对,而是他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作为父母,我们多费精力,多花心思来处理。接受他在找个年龄,最大的情绪发泄对象是妈妈的事实。还有在他不闹情绪的时候,腾出时间陪他玩。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的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无拘无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之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现在他经常说话多一点,也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三岁半的孩子的特点是,对于大人所要求的事情,常常予以强烈的反抗,这也许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大人还是全能的缘故。四岁孩子就不会这样了,他似乎往前进了一大步,他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四岁孩子特点:说脏话、讨价还价、喜欢睡前听故事。


1、说脏话。

四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不堪入耳的话,狗屎,他妈的,是经常听到的脏话。

对于大便的过程和自己的排泄物,四岁的他都很感兴趣。除外散步时,他甚至能认出狗大便过的每一处地方。

如果那个朋友得罪他,他可能会叫他狗屎蛋。一般来说,孩子会将这类名词和形容词,用在他不接纳的人身上。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形,你不用生气的训诫他,要冷静的对他说,是这样吗?或者眨眨眼睛表示你明白真相,这样一来,他往往很快就会说出实话的。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

在日常做父母的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更加的谨慎才行。可以用大便便与小便便和大屁屁一起去旅行的故事。所以与四岁孩子沟通时要调频道,同在一个频道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以为孩子爱说脏话去制止他。


2、讨价还价。孩子在叫我们时,我们由于自己在忙其他事情往往会说等一下,其实这时孩子对我们是有期待的,可是往往我们不会有下文,这是无形中跟父母学的讨价还价,而我们却用负面的情绪回绝他,如果没有察觉会怎样呢?


3、喜欢睡前听故事可以养成固定的小模式,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你可以讲一个小熊去旅行的故事。

与四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1.与他一起分享和创造。

2.不理会他的不好的行为。

3.接纳他的吹牛。

4.和他玩情绪人的游戏和能力游戏(流动、禁止、对抗、逃跑)

5.给他一段专属时间

6.给予口头规范

7.和他商量

8.尽量避免会有麻烦的情景

9.不要再电话中闲聊(四岁的孩子都讨厌妈妈电话闲聊)

10.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导

11.使用秘密字眼(比如孩子会轻轻在你耳边告诉你一个秘密)

12.以轻声细语取代吼叫

13.有时不妨也吹吹牛

14.全心全意和他谈话

15.谨慎的选择电视节目要用想象力去让孩子释放他的情绪。
3岁儿童心理有什么特点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密切关注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那么3岁儿童心理特点到底有哪些呢?我这就来给大家做个分析。

  3岁儿童心理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理

  3岁儿童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愿望。比如,问一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雪为什么是白色的,苹果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简单新奇而又饱含深刻道理的问题;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拼插,同时也希望大人看着他插,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这种表现欲隐含着期望大人的监护,好奇而脆弱,简单而执着,但这种好奇、简单、脆弱、执着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创造性。

  
2、突出的群聚心理

  3岁儿童的社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渴望融入各种人群,与他人友好地交往。3岁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他人交往,特别是愿意和同伴交往。他们很乐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和小朋友过家家、打卡片、拍手弯腰做游戏,在家里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是大人,爱管别人的事,常把小朋友之间的事回来告诉妈妈,或其他大人。当今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家中无兄弟姐妹当伙伴则显得孤独与寂寞,儿童需要进幼儿园,除家庭生活之外又过一定的群体生活。幼儿园的生活把儿童带入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子。让儿童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发展能力。因此,3岁幼儿如果能够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两个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3、无意识模仿心理

  3岁儿童模仿性的活动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显性活动或动作。比如,在家里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活动和动作,装模作样打电话,有板有眼翻看电话本,用成人的口吻接电话;学包饺子、擀面皮;模仿看书看报、写字画画;男孩子模仿成人站着尿尿,全不管裤子是否被尿湿等等。

  
4、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

  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而且行为受情绪支配,更多是无意性的。比如一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一些儿童不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消极的情绪。

  3岁儿童的教育要领

  
1、抱着尊重和体谅的心情去对待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在成人之下,受成人支配的。

  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就要满足孩子这种对独立的需求。当孩子做事情出差错或者不够完满的时候,成人能接纳他,体谅他。比如孩子倒水倒不好,会打翻,或者动作很慢,这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充分地体谅孩子。如果我们不体谅孩子,一看孩子做得不好,不如意,就上手替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渐渐失去信心。

  
2、常和孩子一起工作或游戏

  家长每天要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在和孩子一起工作或玩耍时,要用正确的语言,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孩子多交谈,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通过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气以及能力的成长。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的快乐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3、和孩子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

  成人要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孩子逐渐走向独立,成人对孩子就不必事事帮他。不要过于啰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长。

  有时孩子不愿听到家长的念叨,觉得家长老一套,不愿跟家长多谈,就是因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缺乏弹性。

  
4、注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孩子的自发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发展。怎么去让孩子生长自信心呢?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鼓励的、肯定的。

  不要总是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好。这些贬义的用语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都是不利的。 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孩子做事的良好愿望。

  
5、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孩子愿意模仿成人,成人要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孩子做事慢,时间观念差,我们就要耐心,给他足够的时间。孩子是愿意做事的,有时听见成人老说“磨磨蹭蹭”,实际上这是因为孩子工作和成人工作的目的不一样。成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结果,因此会尽快地完成工作。孩子工作的目的则是为了享受过程,积累这些新的经验。所以孩子做事会比较慢,成人觉得孩子磨蹭,其实他是在体验这个过程。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材料和耐心,让孩子有独立做事的机会。只有通过孩子独立做事,孩子才能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3岁宝宝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这跟孩子的心理还有环境有关啊,如果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可能没有爸爸妈妈照顾更让孩子开心,这样他会越来越喜欢说话,喜欢和爸妈分享。
三岁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啊?
过了三岁以后,孩子就希望与自己年龄相同的小朋友一道玩。而且到了四至五岁时,孩子就具有了强烈的成长欲望,想快些长大和有力量。所以孩子就想得到与自己的朋友一样的东西,并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话动。当着到比自己大二、三岁的孩子时,就热切地盼望着“快点长成像他那样大吧”。由于孩子对朋友是如此感兴趣,所以即使是孩子不能独自长时间做的亊,只要和小朋友一起接受训练指导的话,就会互相激励,兴趣持续的时间就长。而且,就是在成人直接提醒孩子注意,而孩子却听不进去时,如果通过拿出孩子所崇拜的小朋友,“X X现在怎么样子了呢?”就会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动机,使孩子受到激励。孩子是艺术家“孩子是艺术家”,这是英国的著名美术教育家汤姆林逊的遗言。孩子的画与我们普通成人的画相比,其生动性是无可比拟的,在我们成大中,有许多人如果不看着那个实物就画不出来。而孩子则不然,即使不着着实物,也会毫无顾忌地一笔画成。我们成人比起孩子来,一般大都为常识和形式所束缚,而且问题就在于我们成人往往是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常识性和形式主义的表现方法强加给孩子,以此去教孩子艺术。音乐也是如此。孩子是可以即兴作诗和作曲来唱歌的。即使简单的曲调,我们成人也是不能够做的。这不是由于害羞,而是因为我们成人的这种能力早就消失了。因此可以说,孩子是个艺术家。那种认为由我们去“教自己的孩子以艺术”的狂妄想法就是错误的。不是把孩子作为容器去注入“艺术”,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使孩子已经具有的艺术能力得以茁壮成长,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