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原则

admin 1 0
班主任和学生谈话要遵循哪些原则
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经常会犯错,比如不遵守课堂秩序啦,或者是故意扰乱课堂,一旦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的对其进行口头教育,班主任要尽可能使用温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地帮助小学生分析具体的问题,极力消除学生的恐惧,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在沟通方面一定要时刻保持宽容的态度。

第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做到爱护学生,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亦师亦友,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内心变化,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都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和学生生活中的呵护者。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并且要不断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找出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办法,在此过程中,细心、耐心、爱心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班主任要重视与人沟通的技巧。掌握沟通技巧不只是为了能够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真诚的赞美,对于一些课堂表现良好并且日常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给予赞美,而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班主任第一时间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一定要采用温和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此来消除学生的紧张。

第四、我认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沟通时候要以理服人,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由于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领导者,所以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提问上,还是在班级座位的安排上,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

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表现各异的学生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怀,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鼓励,对于犯错的学生,班主任要用心引导,只有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做到以理服人,班主任才能受理微信,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懂得运用沟通艺术,通过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怎样进行有效沟通
原则如要注重情感交流,要耐心聆听等等;方法如赏识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与家长共携手,搭起教育的桥梁等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人与机器的不同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我们对学生做思想工作主要途径之一是找学生谈话。目的是修正学生行为或思想上存在的偏差不足,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谈话中接受老师的观点或建议。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
选择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先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发生的事,然后给孩子方法,古力孩子,给孩子提供意见和自己的看法
班主怎么和学生很好的沟通
在班主任的平时工作中,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我们必然要和学生进行沟通、
交流。
沟通得好,
班级管理才会轻松,
否则就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
甚至可能让你的班务工作无
法开展。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我认为,
应把握好五个原则、

种方式。

一、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五个原则

1
.注重情感交流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
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
的对立面。
事实上,
找学生谈心,
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
而是看老师的对
自己态度和感情。
因此,
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
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
交流的过程。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应是朋友间真诚的交流。

2
.耐心聆听学生的话语

与学生进行交流时,
班主任老师不能一味地唠叨,
不能只是自己一人不停地说,
而应该
蹲下身子听听学生说,
且学生在谈话时不能随意插话,
要耐心聆听。
听学生诉说,
你才能真
正地走近学生,
发现他的问题。
实际上,
当学生愿意与你交谈的时候,
你的教育已经接近于
成功了!

3
.学会接纳,少批评

班主任要懂得接纳学生,
而且表里如一,
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
把学生看作是一
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
一味地批评学生时,
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
使学生难以接受。
这时候,
既使班主
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时候,
批评和处罚才有意义。

4
.多支持鼓励,少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
会垂头丧气,
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
那么做为班主任应如何
处理呢?班主任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
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
了解其所
想所为的动机原由,
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
班主任感受学生的处境
心情并表示关切和支持,
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
对学生言语、
行为中积极面、
光明面、
长处、
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
更可以给予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主动以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

5
.多注重引导,少命令训导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
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
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
极认识当前的问题、
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
主动地剖析自我,
承担责任,
协助学生自
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

二、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三种方式

(一)
口头沟通:
包括利用会议形式与较多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与个别同学谈话方式进
行交流沟通、家访等。

(二)书面沟通:包括在作业本上简单的批注、书面的公示、给学生写信等等。

(三)电子媒介沟通:包括打电话、聊
QQ
、在博客上留言等等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能与学生很
好的交流和沟通,
必须把握好相应的原则、
讲究有效的方式。
班主任只有在思想上与学生达
成统一,才能与全体学生和谐相处,班级管理才能得心应手,班级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一、在沟通中应尊重学生,以情感人
   班主任应用心去尊重学生,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且向上的奋进力量。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一个官员到乡下微服私访突自布核击架整,见一老汉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哪个更能干。老汉当时不说话,到了地头上才走近官员,轻声说:“右边的那头更好些。”官员不解,问老汉为什么如此谨慎回答。老汉答道:“这两头牛同样付镇难脱提夫管巴出了辛苦,我不愿意让那头能力差些的牛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的评价。不然,它会难过的。”在与急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轻易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总是以希望或者期望的方式表达静场系热出来。学生也是明理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的。
  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后,班主任才会有威信,才会拥有更强的号召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遵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才会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才会爱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把班主任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题长不再敌对,学生不会再认为班主善各任知道班级事情是班级中间出现内奸,是有人告密。而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知晓的,对其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切记不能轻易地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做错事情的时候,给学生一定内省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当然尊重学生绝不是一味地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与尊重、信练较十轮证元继任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严造降色例实的欢演对一些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要当众批评,以正班风,但是过后班主任应该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再交流,态度诚恳,直至象远封阻轻学生从心理上认错为止,这样判慢照雨效果会更好些。
  二、在沟通中应爱护学生,以诚待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心去爱护学生,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爱和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够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菜钱史田答乱感受到拳拳爱心,对他们的殷切爱护;同时班主任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向学生敞开心灵,要试图走进学生死诉汽伯各溶的心里。也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和教师的不容易。用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关注学生的情突陈肥绪,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学生信任你,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要真诚、亲切、有针对性,切忌刺激性言语。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适时引导并提出批评,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有效沟通也会应运而生,班级管理也会容易简单得多了。
  三、注重对沟通结果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地处理,作出快速反应,若不及时作出应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沟通有可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没有效果了,同时班主任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学生的思想推理学生的一切,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同时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个性特点,进行有准备沟通的。当遇到沟通不畅时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过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都有难以确定的因素。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有效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经验分享

 上低情磁律乡散补应整 导语: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始于合作,合作始于信任,信任始于理解,理解论帝自阿始取李植始于沟通。沟通对于成就事业极为重要。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密切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合育,共同培养下一代的关键。

  班主任与家屋上物笑长沟通需具备的素质

  一、必须具备的两点意识

  1.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沙那而进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请家长到校,都应主动给家长让座、面带微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主动和家长联系,以表明老师的诚意和态度;在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不当家长面训斥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密格滑际说明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共识;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准备好约见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会见后,要及时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再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二、班主任与家长李越轴举确决想宁处酸交流和沟通时的一些心理技巧

  1.沟通前的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续联度:“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困输讨贵问题的孩子,他(失争月物够神于轮法决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实际来看,离文系星古海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说,环境塑造了人。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温绿号菜营航致阻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尊重家长、善待家维课圆均段望振围源东增长,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家校沟通的正常开展。

  盟距3.见面沟通时要管酸结普板染任面钱先扬后抑,让家长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

  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海酸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查我倍院联需我眼音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阳光面,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再次要讲究方式,寻找共同语言,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4.用教育理念来分析、说服家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非常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说服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支持你?应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人。他的孩子交给你,一百个放心!

  三、几点沟通的策略

  1.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着装得体,给家长良好的第一印象,博得家长的信任。

  2.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与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水让座,家长临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坐”、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补充因素,两者配合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这样才可以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

  一、 善于利用沟通工具

  班主任和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但很多学生家庭离校较远,甚至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两次,要随时家访或者让家长来学校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运用现代的通讯工具。可以电话和家长沟通,也可以短信联系。我更是利用网络的便捷,成立了班级家长群。班里学生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和家长沟通,班里的事务及时更新在群里。家长对班级管理和对科任老师的建议也都在群里畅所欲言。

  二、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1.沟通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

  班主任和家长面对面沟通时,要注意察言观色。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如果看到家长的脸上写着忧伤,我们最好不要和他(她)聊太长的时间,或许他(她)需要安静。如果你看到他(她)是主动来向你了解他(她)孩子的情况,而且看得出他(她)想和你长谈时,你就敞开心扉和他(她)交流你对这个孩子的看法。

  和家长沟通,找对时间很重要,找对地点也非常重要。比如你发现今天要和你交流的家长是个“爱面子”的,你最好不要和他(她)在公共场合讨论孩子的`不足点,当然优点是可以的。如果你发现要和你交流的他(她)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非常想和老师你促膝长谈的,你最好选择有凳坐的地方。如果在校门,有家长找你沟通的,如果门口挤,最好不要久留,要不邀请他(她)到办公室,要不就长话短说。到底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该说什么,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2.沟通要善于倾听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

  班里的小黄自律能力很差,经常违犯纪律,科任老师对他有很大意见。我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先把自己满肚子的话压下去,平静的询问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通过家长的叙述,我了解到原来小黄的陋习其实很大程度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我了解之后才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并指出家长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恰当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后来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努力,我发现小黄真的在慢慢的进步了。

  3.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 、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 “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多数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班里的小周非常好动,有一次竟然把班里的一个同学推倒摔伤了。小周家长来到学校之后,言辞激动,述说小周在家里如何听话乖巧,绝对不会干这种事情,反而说是同学自己摔倒随便诬陷人的。我听出来小周回家肯定说了假话,家长也有意想袒护自己的孩子。但我没有马上反驳小周的家长,而是顺着他的意思,从其他方面肯定了小周。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小周的关爱,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我再和蔼地把真实的情形对家长说,并找来目击证人证实。家长了解事情真相后,主动认错,和老师一起教育了小周。

  随着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的不断增大,做好家长工作已成为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的一项任务,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的,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显着。只要班主任掌握沟通技巧,因人而异,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定能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注意点

  
1、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

  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不是与他交谈的适当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2、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班主任是帮助家长管理学生的,而不是家长的领导,即使是在孩子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我们也是和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虽已火冒三丈但也不能盛气凌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和家长沟通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不要在气头上和家长沟通。

  
3、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或至电时,情绪言很激动,准备了一车的话要向家长告状,自然会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家长却插不上话。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适当地换个方式,我们也来作个听众,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4、要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而是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使问题顺利解决。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使一方受到不平等待遇而产生情绪,而另一方也会在心中给班主任的印象大打折扣,嘴上虽甜言蜜语,心中也会产生反感,毁了自己的形象,也会给以后的工作埋下祸根。

  教师不但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有和家长交流沟通甚至帮助其家长走进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的职责。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朝气,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工作会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绚丽多姿,也增进了孩子、父母与教师之间的彼此了解。如果我们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一免费资源的话,就会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与家长沟通这门艺术应该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年龄在家长之下的年轻班主任。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